教与学

小班教学大家谈之《报刊与网络编辑》小班化教学改革实践的三点体会

发布时间:2016-04-07浏览次数:0文章来源:星空体育·(China)官方网站-登录入口

人文学院 刘为明
         一、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,学生的人文素养也由此得到熏陶
     自上学年以来,我连续先后两次参与了小班授课(上学年是基础写作,本学年是报网编辑),感受最深的是学生在小班授课的环境中,他们的团结协作、相互帮助、关心团队、乐于奉献,发现并学习他人的闪光点等人文素养有了极大的提高,而当代大学生身上存在的比较自我、不愿融入社会等性格缺陷,有了极大的改变。那么小班授课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功效呢?我想,估计是小班授课的环境使然吧。
     小班授课的环境,让学生们有了更多的交流、沟通、共享、分担的时间和机会、要求,学生们也感受到了集体、团队的正面力量以及同学与同学之间团结、交流、互助的无限美妙、快乐和收获。毕竟,大学生们以前所受到的十二年的教育,始终是在一个正能量的轨道之中,虽然社会的负面影响对他们造成一定的损害,但他们内在的正面因子始终左右着他们的思维、理念,一旦有适合的环境或机遇,便能激发。如果在大学生阶段,他们能够真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、世界观、价值观,并且主宰他们的一生,那么,我们的大学也真正的是功德无量了。而小班授课的形式,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,都取得了这样的效果,或许是无心插柳,但收获却是令人欣喜的,也是我在参与小班教学改革过程中感受最深的。
 

刘为明老师在做课程指导   
      二、学生的到课率、抬头率、点头率明显提高,与其取得学习成果、掌握知识能力的成就感形成了良性循环
      我所参与的小班教学改革,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教学靶向:“应用型、实用性,学得了、用的上、带的走”。小班授课的课程内容设置、教学形式的安排,都是围绕着教学靶向开展的。比如,报刊与网络编辑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为—— 一张报纸,一张卷子,一篇论文;完整的高质量的答案在图书馆里,老师只是传授和分享方法、路径、技巧、经验。第一堂课就向学生摊开底牌,学生的学习方向、目标一下子就清晰了。学生感受到,老师的基础知识讲授、自己的学习方法、课堂的教学形式,使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无趣、一厢情愿、全盘照收的事情,学习可以是那么的有趣味有兴致,可以天马行空,无拘无束,无尽遐想,直抒胸臆,甚至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,也可以把当代大学生的舍我其谁情怀发挥的淋漓尽致。
     在这样的学习氛围里,几乎没有学生缺课。因为每个学生都得到老师的关照和同学之间相互关照,学生也觉得自己在班级里不再是可有可无的,而是不可或缺的。
    为什么在小班授课时能够如此积极主动的学习?看看他们所取得的学习成果,这个问题也许能迎刃而解了。
    在络编辑小班授课的教学成果有如下方面:一张卷子(20道基础知识题);一张报纸(一份报纸或网页的版面);一篇课程论文。
报纸版面展示

      三、对小班化教学改革的思考

     1.小班授课的课程内容创新是小班教学改革取得预期成功的重要保证。
小班授课的课程一般都能够体现应用型实用性的办学方向,但课程成果是否能够符合社会最新业态和市场需求,并且有一定的提前量、预测性、创新性,则是需要花心思思考的。因为这关系到学生们是否真正能够学习掌握与时俱进的知识和技能,并且口服心服。2013年我刚从报社退休,那时,传统媒体就开始了+互联网,纷纷建立门户网站,同时也预测到,由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,互联网+、传统媒体网络化、移动终端化将成必然趋势。同年9月我来星空体育·(China)官方网站-登录入口任教,就将《报刊与网络编辑》打造成既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又以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为主的课程,全部以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形式进行。实践证明,这个方向是正确的,是能够跟得上时代发展和需要的,效果也是明显的,学生们觉得这门课不滞后因此而满意,学院也给予肯定。
     2.教学流程的务实设计是小班教学改革不流于形式的重要环节。
     授课不仅仅是学生少些、效果好些,这么简单的教学改革。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,必须增强学生的体验性、实践性、参与性,实现老师说不如学生说,老师由传授者变为组织者、引导者,唯有如此,才能使小班化教学改革不流于形式。报刊与网络编辑小班教学流程是这样设计的:
     学生学什么?
     掌握基础理论。理论课以同学自学为主,老师讲重点为主。
     实践操作能力。实践课以同学动手为主,老师指导为主。
     学生怎么学? 
     将班级模拟为报社,建立仿真的报社(班级)组织架构。
     报社(班级)的定位可以是:党报、地方报、都市报、晚报、专业报等等(自定)。
     班长为总编辑,下设8个编辑部:
     要闻部、财经新闻部、社会新闻部、文体新闻部、国际新闻部、军事新闻部、娱乐新闻部、文摘副刊部等(每个编辑部8-10人,人员可自由组合选择)。
     自荐或推选8名同学为编辑部主任及若干名副主任。
     课程要求,每个部出版一份报纸,其中每人负责做一个版面(另外每人做一张卷子,写一篇课程论文)。
     实践证明这个思路和形式是可行的,学生们对这门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,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按照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全部作业,小班化教学改革取得了预期的成绩。
 



教学流程务实设计

     3.小班教学改革,功夫在诗外。
     我们参与小班化教学改革的教师,责任心都是没有问题的。但是要真真切切地做好这项教改试点,还是需要花大力气投入的。比如我的这门课,在课前课后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备课,每次上课必须给他们讲当天的新闻动态及业态趋势,早上6点就得上网看当天的报纸和网络,不然,没有最新的话题,怎么能够吸引学生,体现教师的敬业。除了上课以外,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在网上与同学交流,几十个学生没有固定时段,这就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课余时间来完成学生疑问的解答工作。另外这两年多来,我都会在学期结束时指导下学期的课程安排后,加入班级的qq群,在假期中布置作业,要求学生在假期中购买当地不同的5份报刊,并且进行调研分析,写出横向调查报告,然后再选择其中的一份,连续购买一周,写出纵向的调研报告,开学时一并交给我。这样,一开学上课,学生就能进入状态,也为他们今后的课程论文写作打下了基础。
    这次进行小班化教学改革试点,学校各个方面给予了有力支持,大家都很感动,相信星空体育·(China)官方网站-登录入口的深化教学改革、提升教育质量一定会更上一层楼。

 

推荐阅读